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
三月底荷葉跋龜之旅

鄧氏祖墓荷葉跋龜是香港的名穴,任何研究風水文化的人都會對此地有興趣。然而,何以選這個地方作穴?則是千古之謎。
可是若循山頂上向下望去,便知真相。



當年的地師一定曾經走上山頂往下看去,大地縱橫,可是得到地氣的,其實便是只有一泡山崗,結取地脈的亦只是一點的眠牛之處。
後來的庸師居然在名穴的前後左右造葬,則是眼力不足,功力未逮,而且未嘗上過山頂看穴作全面審量之故……。

山顛絕處看名穴

丙申春寒始解,連日濛雨暫歇,筆者偕弟子好友湊成十數,聯袂適錦田雞公山,俯覽荷葉跋龜的形局,縱步一天,獲益良多!

由逢吉鄉始發,沿上山小徑,徐徐上舉。

是日也,天氣清朗,萬里無雲,煙霞消散,空中老鷹不住徘徊共舞,彷彿是故舊重逢,不忍遠離。

草叢堆中,露出嶙峋的石骨,這是龍的骨基,也是山石的支撐處,踏上去甚穩固,也較省力,上到一個小山崗,才赫然見到原來另有一條小石徑路在旁,甚好走的。幸好發覺尚早,不致太虛耗體力。


















雞公嶺是錦田區內的一座連亙數里的大山脈,地脈由廣東深圳的梧桐山分枝而至,乃南龍在元朗區內的盡結山脈,而山嶺如屏,荷葉即指整座雞公嶺,跋龜乃是伏龜之訛音。山脈由雞公山起頂出枝,迂迴起伏、之玄彎曲,形成一枝悠遠綿長的枝脈,至平田穿出,在兩旁小山崗中間化氣,吐出一個祿存星體,正面化為金星開面,前後十字界氣甚清晰,結成荷葉跋龜穴,福佑數百年的鄧氏基業,至今龍脈氣息稍有變化,仍不失香港第一名穴之稱。

很多地師至此只是在山腳四周摸索,絕鮮有人如筆者般縱橫上下去堪察。

今回率徒由山頂極處俯覽全局,看得更真切,幾乎肯定當年地師一定也曾在山上看下去!這樣才會在處點出,如此點葬,非在高處望去才能準確無誤。
















其他周圍的「有名」墓穴,完全得不到正脈之龍氣,離脈而葬,一定丁衰財滯。如果曾經上過高山看去,辨清龍脈走勢、化氣位,就不敢胡亂去為其後人造葬!如今漫山亂葬,所落之處空窩有之、淋頭水有之、硬脈上有之,形成盲葬亂做,下等地師所為,此類水平,真不忍睹卒……

未有好心田,不遇真地師,信焉。

胡亂造葬,導致一門數代衰微,甚至敗絕,這便是誤信庸師所賜,哀哉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古人善覆舊墳,由親身臨穴考察去推知一穴一門之起落得失,依玄空三元九運之理,斷應準確,乃是一脈相承的絕學。很多人想窺知箇中要妙,以為很簡單,豈知就是不得真傳,臨穴無法準確作出推斷,這便是不得其中的心法。


山上峰巒起伏,在一個又一個的山崗頂上,左右環迴縱目,端的是一件賞心樂事。












錦田河,猶如之玄的玉帶,婉若游龍由內屋往深圳灣出水。這是先天的城門方向。由山崗上俯覽看去,整個錦田,八鄉的地貌便是清清的顯現於目前,心中油然有富足的感覺。
極目看遠,更見到深圳特區繁華的景象,該處高廈叢集,相形之下,錦田區便顯得原始,而且落後了。
在明朝年代,那又會是何等的荒涼,簡陋。













當年地師為何點選在此?在登上山巔來龍處遙向下望,其作穴之本意即能曉然可解!因此筆者率徒至後山來龍上,遙看整個堂局,為的是要令徒兒一開眼目。
這次堪察頗不易為,但是只要準備足夠,也是一次很難得的教學體驗呢。














現今荷葉跋龜穴的外貌是一八四八年重修的,期間曾數數修飾,仍以舊貌為主。時至今日,荷葉跋龜的墓碑字跡已經風化受侵,甚難辨認,尚幸過過往多次在此區覆舊墳,字中猶有墓碑上的資料:

「明十五世祖考洪儀鄧公之墓。道光二十八年(公元一八四八年)戊申十二月初二立。本山土名東坑,坐甲向庚,正合分金之原。」















當日我們走過的山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