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雋古敦厚的大禹陵


曾經為治理洪水、胼手胝足,三過其家門而不入的大禹,其陵墓在今紹興城東五公理會稽山麓。
壬午孟夏,雪濤遠訪地仙蔣大鴻墓穴時,與諸弟兼訪當地形勝古跡。

大禹陵是其中一處的文化古跡,也許當年蔣大鴻亦曾與弟子勘察過大禹陵,甚至在陵墓的某處談論過天元五歌的內容呢。
想著前賢的種種,不禁有滿腔說不出的興快心情﹗
大禹治水,是中國古老相傳的史實。《山海經》也有記述這個家喻戶曉的傳說。《山海經》云︰「洪水滔天,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不待帝命。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。鯀復生禹。帝乃命禹,卒佈土以定九州。」──乃故老相傳鯀禹父子二人是治理洪水的經典神話。
禹,又叫大禹,在司馬遷的《史記》裏,說禹姓姒,名文命,又叫高密,也是華夏民族的祖先,開國後,後人稱之為夏禹。
至今,在禹陵一帶仍有不少居民姓姒,是夏禹的後裔。據說越王勾踐也自稱是大禹的後裔呢。
大禹建立夏朝,成為中華民族立國的始祖。定都於大越,亦即今日的紹興。
故老相傳,夏朝的大越民生鼎盛,一片盎然。竟有鳳凰在此地的大樹作棲息,鸞鳥在山間築巢,麒麟現身於庭里,時有百鳥朝凰飛舞於此地。大禹死後,葬於會稽山,因此被視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。可知當日的會於紹興作風水遊旅,實別具深義呢﹗
四千多年前,當時的中國洪水滔天,萬民苦於水患。帝堯命禹之父鯀治理水患。鯀用堵塞之法治水,歷九年而無功。帝堯乃殛鯀於羽山,並命鯀之子禹代其父職,繼續治水。禹勞身苦思,並聽其父之遺教,改堵法易以疏導法,決江疏河,四時不懈,因勢而導。
十三年在外奔走,聯絡各地諸侯合力導力,三過家門不入,終於扼制兇頑之水患,使萬民安定。帝堯帝舜等對禹治水之功績深表讚賞,許為「地平天成,萬世永賴。」並禪位予大禹,成為永垂不朽的夏朝帝君。
清代康熙曾為禹廟題聯︰「江淮河漢思明德,精一危微見道心。」從德行與業績兩方面作出高度之評價。
大禹多年來之奔走,更將天下定為九州,建都邑,置百宮、制刑典,立貢法,可謂賞罰分明。遂將當時多元化多民族的中國,統一而成為華夏民族。
最初的大禹陵,甚為簡陋。
據《越絕書》所記,大禹的六世孫,夏朝的第五代國君曾在禹陵建初,即為大禹陵的最初規模。
據說公祭大禹陵的隆重禮典,千百年以來,從未中斷過。這也是眾多文明古國中,唯我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傳承了。
大禹陵位於會稽山的禹王廟內。禹王廟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,即公元545年。此後歷代皆有修建。換言之,最初僅有陵,無廟。
大禹帝的墓穴,稱之為陵,也是帝王陵墓之始了。
傳說大禹上應天星,傳下「禹步」,是道家修煉時的重要步軌,可牽動上界九天之氣機云。
據《史記.夏本紀》載述︰「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『會稽』。」
會稽之名,亦由是而起也。
現時的陵區佔地120畝,地形極之廣大,很容易迷途走散走失。
當日雪濤與諸弟亦曾各自走失分散,以致有一小段時期,雪濤是一人獨自遊旅。
但見此地古雋巍峨,千多年以來仍保持古貌,具永垂千古的意義,心想莫非有其玄微過人之處?箇中可能有暗合玄空理旨之奧,遂更留意留心,不自覺地與諸弟散失了。
整個大禹陵,大致可分為十七個重要景點。
即大禹陵牌坊、禹貢橋、陵道甬道、禹祠、咸若亭、碑廊、菲飲泉亭、展廳、東轅門、西轅門、峋嶁碑、午門、祭廳、碑房、大殿、定石亭及大禹銅像等。
筆者另有一「古禹陵圖」,出自清代康熙年製的《會稽縣志》內。得知禹陵自清代至今仍保持古貌,是以更具研究價值。
大禹陵牌坊是1995年4月建成的。據悉,在附近曾有一陵坊古物,在清末塌毀。目前的牌坊,乃是新造之物。「大禹陵」三字血紅觸目,是江澤民題寫的。牌坊高12米,闊14米。柱頂為鳩烏,柱中是應龍,枋是雙鳳朝陽。枋下兩旁設有椒圖作守衛。柱下立一雙辟邪作為鎮墓,此悉遵古規。
牌坊前橫臥大銅管,作為栓馬莊之用。按古代帝王陵寢之制,文官必須在此下轎、武官須在此下馬,徒步進入神道,以祭拜陵寢。
稍往內進,便是禹貢橋,禹貢橋下綠油油的河水,原始而謐靜。烏篷客船一艘又一艘地泊在河岸,一派古風。而禹貢橋,便是成為引動來氣之主要活動氣口,在風水的佈局上,佔著極重要之處。
在禹貢橋仰望山巒高處,便見一巨大的人像聳立在山上,極具氣勢。
遇了禹貢橋,便是東西轅門,兩門對稱,為「禹廟」出入之處。此處乃便門氣口。旁有青石牌坊、甬道等,為收費入口處。也是「大禹陵」納氣引氣之處。請注意︰「廟」與「陵」納氣是不同的。
再往內進,在青石牌坊對面,經過青石甬道,便是「大禹陵」碑亭。該亭在1979年按原貌重修。大禹陵碑高四米多,碑面正書「大禹陵」三字,為明嘉靖年間紹興知府南大吉所書。其書跡具顏體筆法,惟帶生硬了些。大禹陵坐東向西,卯山酉向。此陵只是一片豎碑,並非埋葬處。在風水上只可視為一個束氣位,用作通關引氣之用而已。
在大禹陵不遠處,為咸若古亭。古亭鏤空雕鑿,為六角形石構結造,亭頂攢尖,始建於宋隆興二年,即公元1164年。「咸若」二字,實出自《尚書.皋陶談謨》中大禹的話,意為萬物皆能順其性、應其時,得其宜。此亭肯定是重修之物,只不知是何時而已。
更往內進,即達禹祠和放生池。禹祠為兩廳。前廳內兩側有「大禹治水」、「計功封賞」的磚雕兩塊。後廳有大禹立像,由白石雕就而成,是根據山東出土的禹像再複製而成的。禹祠的匾額,是由吳作人題額。「祠」字魄力不足,精神不繼,可能是鐫刻時失工所致。門柱更有藍底金漆的楹聯,由紹興書法家周康村寫的「削平水土窮滄海、畚鍤東南盡會稽」。祠前有一池碧水,為放生池。
禹祠出門東首,即為「禹穴」所在。據說,當年大禹治水之初,雖歷千艱萬苦,仍未能將洪水治平。卒之,在今紹興的宛委山上「發金簡之書,得通水之理。」自是治水才得有成。
明末遺老黃宗羲「尋禹穴」詩云:「昔者太史公,萬里探禹穴。余為會稽人,至老遊尚缺。久息風塵慕,何故違清轍。茫茫問禹跡,居人且來決。多言定石是,更無他曲折。又言三百里,不為一隅說。稽古按唐碑,陽明洞為核。」可見黃宗羲不知也不信有禹穴一事。
目前的禹穴碑,碑石勒書禹穴行書二字。為清代康熙五十一年,即1712年三月,會稽知縣昝爵林重立的。《禹六辨》一文則為「西泠八家」之一的丁敬所刻。原來的「禹六碑」是在唐寶曆二年,即826年立於龍瑞宮,惟南宋後,已佚。
傳說禹穴有三址︰「一在禹廟旁定石下;一在會稽山,即陽明洞內;一為酈道元在《水經註》中云︰「去禹廟七里」的禹井內。」
在原大禹陵內,有一六朝遺物「禹井亭」,是千多年的景物,井口仍是那麼原始、古樸。大禹陵內,尚有「碑廊」,其中「會稽刻石」是書法界甚著名之石刻,臨文觀賞,殊多啟發。附近,還有菲飲泉亭、峋嶙碑等,俱屬造型古雅、奇雋之文物古跡,堪細賞。
值得留意的,是「午門」。午門面闊三間,進深二間,單簷歇山頂,明間四攢,次間三攢,樑架滿鏤彩飾為畫,極具藝術性,正脊中央圍繞火燄珠,有兩龍爭珠之狀,火燄珠的背面,有坎卦卦符之圖案,象徵水。為清代乾隆年間修建的古物。
大禹陵,另設有禹廟,主體建築重建於1934年,大殿內共有四對楹聯,並有高五米多的大禹像。
該殿內的四對楹聯,分別是──
‧「江淮河漢思明德,精一危微見道心。」乃由清朝康熙帝撰,書法家沙孟海書。
‧「續奠九州垂萬世,統承二帝首三五。」是清乾隆撰聯,王遽常書。
‧「萬國衣冠拜冕旒,二儀清濁還高下。」啟功集唐人詩句,並書。
‧「乃聖乃神,疏九河人免為魚,萬世永賴。不矜不代,拜嘉言賢無遺野,四海攸同。」佛教者居士趙樸初撰,並書。
在大殿內有一大禹立像,原像在文革時已毀。目前的大禹像乃是重塑的。該像頭戴冕旒,身披朱雀雙華袞,手捧玉圭。身後共九把釜子,古人稱之為鉞,以象禹執鉞以定九州。所謂「九州」,即「冀州、幽州、豫州、雍州、青州、兗州、徐州、荊州、揚州」等。
稍往山上跑,便可至 石亭。此 石亭呈八角攢尖式,原物已毀,目前的 石亭乃是1980年仿古制重建的。「 」的意思,即埋葬是也。傳說此石即大禹下葬時用以下棺的工具。 石是大禹陵、大禹廟內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了。
山頂上,在2001年建造完成了一個大禹銅像。該銅像高廿一米,重118噸,以大禹治水時親躬勞作為造型,手執木耜,足踏風巨舟,屹立於石帆頂上,氣勢雄偉,望之令人肅然。
筆者的弟子更找出蔣大鴻的一闕五言古詩,題為「禹陵」,乃諷詠大禹陵穴的一首好詩。確信地仙當年曾在此處蹓躂。
壬午與諸弟訪大禹陵,步踏著地仙也曾走過的足跡,更令此行別具深義,永誌難忘﹗大禹陵、廟之立向不同,甚值得細加揣摩呢。當年秦始皇也曾親臨大禹廟祭祀大禹,可見此地之不朽。秦始皇卅七年,即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以萬乘之尊,從首都咸陽出發。浩浩蕩蕩的前呼後擁,經湘楚、渡長江,東臨會稽,並且畢恭畢敬地登上會稽山,拜祭中華治水先祖大禹。因此,大禹陵,別具不朽歷史的深義。
大禹陵是大禹死後建立而成的陵墓,當時尚未有真正完備的玄空學理成立。故此,在整個墓陵上不會有獨特的玄空佈局。
來到此處,卻彷彿步踏著地仙蔣大鴻走過的足跡,心頭總是帶幾分暖烘烘的感受呢﹗